云市场如此火热,但真实的应用情况不容乐观。记得在三年前,有数据说,企业真正上云的比例不会超5%。当时看到这个数据,感觉不可思议,为什么企业上云的比例这么低,难道云为企业带来的好处还不够吗?
最近在研读UCloud联合工信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计世传媒出品的《企业迁云——享云服务白皮书》时发现,原来上云是有一套方法论的。只要掌握了这个方法论,就能轻松上云,提前享受到云的便利。
那么,企业该如何上云,我们顺着这个白皮书的思路一起来看看。
1别犹豫,上云的好处很多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在RightScale发布的《RightScale 2018云服务报告》显示,在国外使用至少一种公共或私有云的受访者的总体比例为96%。调查中,采用公共云的受访者比例为92%,高于2017年的89%,而现在采用私有云的受访者比例为75%,高于2017年的72%。
而在中国,有云计算应用的企业占比为 54.7%,没有云计算应用的企业占比为45.3%,所以我国云计算市场无论规模还是应用水平,与全球云计算市场相比差距在 3-5 年。
白皮书认为,中国企业采用云计算服务的比重偏低,这一方面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环境和历史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又与中国企业目前较为缺乏上云方法论有关。
从宏观角度来说,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较为侧重规模和速度,而在集约化生产、高效率生产和现代化技术应用层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此前粗放型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倚重人口红利,对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尤其是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和接纳程度不够,这就导致中国企业的云计算服务使用比例落后于西方国家。
从企业角度来说,使用云计算服务的比重较低的原因是基础设施薄弱,对信息化重视程度不高、缺乏人才和缺乏认识,更是缺乏上云的方法论。毕竟,现在企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互联网+”这个概念就炒了好几年,然后又是数字经济概念。在这些概念之下,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技术名词和方法论又很容易让企业眼花缭乱。
但有差距,就意味有机遇,可以预计在接下来几年内,在政策刺激、外部环境转好、云技术成熟和企业自身的需求等诸多因素下,企业上云的速度将会加大。
2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云计算厂商?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不过有几个因素可供参考,这次以UCloud为例。这里不说这家公司的战略、规模和自身的成长速度,而只说它在云方面的产品、服务体系和对用户的理解程度。
首先,看产品的成熟度和产品体系。
这是考验一个云计算厂商技术实力的重要指标。在这方面,UCloud一直坚持采用自研的技术,确保中立、自主可控。当前,它的技术体系涵盖覆盖从计算、网络、存储、监控、安全、 云分发等 IaaS 产品,到消息队列、通用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云直播、多媒体处理等 PaaS产品以及市场生态建设,能够满足大多数应用场景。
再者,UCloud这几年在混合云方面的产品体系也较全,可实现整合公有云、私有云、自有 IDC 等资源,前一阵还刚刚发布UCloudStack专有云解决方案,能让企业在私有云环境下享受公有云的便捷和弹性服务。
其次,看服务体系。
毕竟,中大型企业上云不是简单的“开箱即用”,需要了解更多应用场景和服务。
UCloud 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售前架构咨询、交付服务、售后技术 支持服务等,并提供可定制的云服务和云方案,为处于初创期、业务发展期等阶段的客户提供专业架构师团队,一对一提供全程架构指导。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铁三角”模式,一套由客户经理、解决方案架构师、交付经理组成的服务模式。UCloud优化了这套业内常用的大客户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从前期上线到业务爆发的全程架构指导优化,配合备案、防攻击等服务,保障业务全程无忧。
第三,看全球数据中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企业出海的数量增多,对云服务的全球数据中心节点也有了更高的要求。UCloud作为国内云计算企业第一梯队,当仁不让的承担了这个责任。当前,UCloud在国内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 11 地的线下服务站及部署在亚太、北美、欧洲等地 29个大数据中心,服务全球8万多用户,间接服务用户数量超过 10 亿,而部署在 UCloud 平台上的客户业务总产值逾千亿人民币,在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全球覆盖广度方面, UCloud 超越所有国内主流的云计算服务商。看这张图就知道了,厉害不厉害?
当然,像安全服务体系等也是云计算厂商的必备技能,这一点也不用过多阐述。
3金融企业上云案例更具有说服性
说了这么多,那么企业上云的方法论是什么样的?由于上云的场景很多,这里只谈金融这个特定的行业,因为,一旦在最为关注服务稳定与数据安全的金融行业得到大规模的应用,经过实践考验,这证明在其他行业的应用也可以复制的。
一般互联网金融的企业云端架构分为四层,其中数据层主要保障数据的存储与调用,中间层包括消息服务、同步调用、流程编排等,应用层包括各相关系统的模块,网络层除了交换、路由等还应包括全局负载均衡、防攻击系统等。互联网金融使用的理财业务、基层管理、支付、信用卡、跨行网银、转账结算等系统都可以使用 API 接口与公有云实现数据交流。所有四层云均通过弹性计算资源池与服务器组实现相关功能。
其中,白皮书提出金融行业两个关键点,一是安全,二是云服务的高效性和资源弹性等,涉及数据的多样性和智能运算等。
在UCloud给出的基础云金融解决方案中,分为四个方面如弹性集群、容灾方案、IT 运维、安全方案等,技术方面不再过多阐述。
用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某大型金融机构选择UCloud 云服务主要基于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
- 1. 业务的多元化对于开发平台提出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更高要求,力求做到伸缩自如;
- 2. 客户运营维护人员较少,需要云平台稳定、可靠且运转高效,能实现成本和产出的最佳配比;
- 3. 该机构隶属金融行业,对云平台安全的要求性高。
UCloud的基础云金融解决方案综合了公有云平台高度稳定性,UHost、EIP的可伸缩性、可重复利用性,UCloud USec平台的安全性优势,使客户开发环境持续稳定的同时,减少运维人员的工作量,提供给客户灵活的开发环境来满足Web、手机App 客户端以及线上信息平台等不同的产品,同时也使客户的开发环境安全可靠。根据客户的需求,UCloud专业团队采用了如下表所示的解决方案。
当然,白皮书中有详细的案例,从不同金融用户的需求入手,详细阐述如何满足用户的服务。而随着对客户的深入了解,UCloud也会推出更多平台性或者特定行业的解决方案,让用户获得体验最佳的云服务。
4上云三步走,观云最重要
从这个白皮书中可以看出,对于用户上云,UCloud有一套方法论,即观云、迁云、享云,并在每一个环节都有技术的保驾护航。UCloud也会通过丰富项目经验的落地实施和验证,在方案设计服务交付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专业的服务为用户实现系统架构上云、业务平滑过渡。
观云:提供完善、可定制的云规划设计服务。这是指,由于每个具体的企业用户对云系统的需求各有不同,UCloud可以通过现场调研,与用户企业的工程师进行细致的交流,最终在确保最小冗余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发现企业对云系统的最小需求,为用户提供最高性价的云系统部署方案。
迁云:部署云服务系统。UCloud立足企业云应用需求,充分考察企业现有的云系统资源,进而制定合理的高性价比的云系统构建及部署方案,将云系统的IaaS、PaaS、SaaS等进行合理部署和精细化调试,最终确保企业云系统的高效运行。
享云:共享云技术红利。这是指,企业上云之后,可以借此优化企业管理和成本、享受弹性灵活的云服务,增强数据安全。
从这“三步走”来看,UCloud能从咨询诊断、设计规划、部署系统等提供全流程的服务。我觉着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步“观云”,也就是如何洞察用户的需求最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为客户提供可定制的产品、方案及服务。
最后再强调一下。作为国内坚持自主研发、保持中立性等屈指可数的云计算厂商,UCloud将这些年对用户的洞察、云计算的发展和趋势、技术的框架和脉络等都一一展现在这个白皮书中。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U Defined Cloud”让客户享受到云计算带来的便利,无需关注底层业务只需专注在自身业务发展上,让梦想者实现一个个梦想,推动人类进步。
这本白皮书中,UCloud结合对云的理解、各大行业的上云实践以及对技术的洞察,给出了云的趋势见解和方法论。尤其注意的是,在这个白皮书中还给出了金融、制造、新零售等热门行业上云的理解和解决方案,相信读者看完收获颇丰。附白皮书目录。
如有兴趣,可关注公众号领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