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话说三遍,都是吐槽,都是偏见。因为这次涉及的公司太多,财务状态和创始人性格不挑明了。懂得自然懂。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
这次说初创公司和各类Stack。这些公司更难评价,欢迎对号入座。
- 1.真实的财务报告没法看到,展现给用户的和投资人的是两套账本。
- 2.市场上宣传的合同订单和执行订单两回事。合同订单越多,形象越好,实际执行的有多少?
- 3.当前潮流是资本运作从美元到人民币,谁是接盘侠?国家意志会不会在背后起作用?
- 4.创始人的性格很重要,决定高层稳定性和形象,决定投资意向。各个都有性格,太强易损,可惜了;你知道我指的哪家公司。
- 5.2B最终是价值体现,并非吹泡泡。用户数越多,补贴越多,下一步该怎么办?资本能否继续。这就是另一种玩法。看管理团队格局。
- 6.国内这几家做公有云技术都有一套。但技术不是决定公有云胜出的唯一指标。这几家中,未来只能有一家胜出,极可能兼并开始。Who Care。
- 7.私有云另说。私有云不会造成垄断,资本要投就早投,抓住几个大行业和大领域也能活的好,但不是好的生意。如果只是用资本驱动2B的私有云,技术价值就会被甩到一边,私有云也会变得无趣。这也是唯一的路。
- 从这几个维度看,国内大多数云初创企业都是黑盒子。不过嘛,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听了一耳朵闲言碎语,权当谣言。
青云:
绕不开的小清新。Richard总以青出于蓝的姿势出现,碾压媒体智商。怀揣公有云的梦,拿到投资人的钱,做着私有云的事。入场晚,成本高,包装成技术范,不得不卖个高价格。善于做技术包装,财务稳定。抓紧做好私有云,否则错过了时间窗。技术差别真的不是很大。
UCloud:
据说已经转成人民币,加紧上市计划。从品相看,极可能是幸存者。怪不得金X云之类疯狂追尾、碰瓷。左手公有云右手UM私有云,UM的表现差强人意。
七牛:
卖资源根本不赚钱,公有云就是一个无底洞。利润大头是CDN。不难理解为什么CDN派系衍生出不少云计算公司。真真假假,能赚钱的就是赢家,管他卖什么。加紧私有云运营。
华云:
看不懂。IDC转型过来的,谁听过他家大单和大用户,据说背后是资本运作。有钱就好,老板开心就好。
其他云:
没听过。
顺便说下Stack公司。
Stack公司绝对是IT行业中的奇葩,怪事多。实际盈利最多的不过千万级别,非要包装成大公司,可能吗?按人头说,500人的公司能赚多少钱?拿这么多投资有什么用,是为了转成人民币,美元退场吧。实际到手的没多少。疯狂刷榜有没有,早晚被人揪出小尾巴。谁刷谁知道。这是战术策略,别以为是战略导向。包装成技术大牛,无非多拿单。
一位大佬心中的财务营收排名如下:海云捷迅、云途腾、EasyStack、99Cloud、有云、UMCloud。
- 海云捷迅:有投资人英特尔撑腰,走哪里带那里玩,营收最好,大单最多。
- 云途腾:铁路和广电的赢家,同样是闷声发大财。100多人的团队,刚刚好。
- EasyStack:很热闹。别的不所说了。然后呢。
- 99Cloud:社区贡献这么好,你倒是多赚点钱啊。
- 有云:原本最具有明星脸的企业,错过了6个亿。可惜了第一品牌。可惜了。
- UMCloud:没接触过。
- 中兴和华为:通信领域转OpenStack是趋势,中兴快马加鞭追赶。华为早在几年前甩掉了自己的一套,全面押宝OpenStack。中兴这次又晚了。还没看过前面对互联网和硬件厂商吐槽的,欢迎点击穿越: